周航:易到的失败与创新的误区( 三 )

我听过很多创业者的案例,归结起来他们的描述更多是现象,而不是问题。比如有个做美业的创业者,他说这个行业人员从业时间短,而且客单价过高,导致客户数量很少。其实这是现象,虽然这个感知是真实的,但对现象背后问题的认知还远远欠缺。

因此,我们先有必要理清现象和问题的根本区别,这也是你对行业、用户需求、产业规律的根本理解。

接下来我们来理解:长期、真实、普遍。

第一点,普遍性,即它涉及多少人群。

这点我贡献一个错误示范,我自己的错误。当年我做了现在所谓的“高端专车”,可这个用户群有多大?是定义所有人从 A 到 B 的快捷出行方式,还是解决一小撮人在没有司机或者外地出差也可以同样享受专车服务的需求?如果是前者,就是全网用户;如果是后者,算一下北京当时有 600 万台机动车, 500 万台小轿车,而能请得起专用司机的人群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比例,最乐观的数据应该不会超过 20 万;想有司机的体验或者司机暂时不在,可能就剩几万了。

一个目标盯着这几万人来服务,另外一个商业模式是盯着北京 2000 多万人的出行,除了公共交通覆盖 1000 万人,剩下的不管是出租车还是其他方式,还有大几百万。所以说即便表面上一样的业务,但可能由于你对产业理解的角度和深度的不一样,就决定了你的终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