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裂变引发裁人招人并存 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待解( 四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查阅高招网站发现,目前已经有包括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停止招收内燃机及动力工程专业。刘淼认为,许多学者之所以热衷于研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源于这些产业尚不处成熟,比较容易得到科研成果,且国家的研究补贴更倾向于新能源。相比之下,内燃机技术成熟,得出新成果需要更多数据积累。

如何破解痛点

钱亮表示,虽然目前国内企业尚无法完全掌握符合“国六”标准的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但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汽车市场还会多种动力并列发展,而受到“国六”标准的施行及环保门槛的提高,包括博世、AVL等更多希望抓住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仍会将拥有内燃机专业背景的人才,纳入到其人才吸引的范围之内,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及电机管理技术,也会用到许多内燃机专业的技术内容,这也说明不同类别的汽车技术有相通之处,内燃机专业或将成为未来汽车工程专业就业的新蓝海。

此前,由一汽解放主导,联合国内外高校、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及燃油供应商共同签署的《新一代燃料“零”排放高效内燃机联合研发协议》在2019世界内燃机大会期间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车企首次在内燃机技术的共同研发工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而张明荣则提出,通过发挥全球知名名校的校友的作用,通过校友会的力量,使更多复合型、跨背景的人才加入汽车行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