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涨价潮来袭,涨三倍最高8元一小时,美团进场搅局( 七 )

2018年3月,小电科技宣布完成B+轮融资,此后,整个行业陷入了整整一年时间没有任何融资的阶段。资本窗口彻底对共享充电宝创业者关闭,“三电一兽”成了不多的、仅剩的几个玩家。

同样是2018年,曾经辉煌一时的共享单车大战迎来了终局时刻:ofo深陷押金泥潭、摩拜单车卖身被美团收归旗下。两个共享单车领域主流玩家的结局,充分说明补贴、烧钱抢市场的策略并不一定会取得一家独大的效果,反而会形成一地鸡毛的局面。

共享单车让共享经济陷入到一片质疑声中,也让其他共享项目意识到盲目竞争的状况有多么惨烈。显然,共享充电宝不想重复共享单车的悲惨命运,主流玩家幡然醒悟,不再迷恋单纯的烧钱补贴战,涨价也被提上了日程。

“价格战未必是最有效的,”项建标认为,共享单车给了共享充电宝一个警醒,“创业者要有自己的理性。”

不仅如此,共享充电宝更偏向私域共享,而共享单车更偏向公域共享。私域共享中,产品的维护、引导都交由商户解决,而且通常具备点位的独占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公域共享中的运维成本。当然,私域共享也需要付出代价,目前,商家对于共享充电宝的分成通常在20~50%之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