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修缮南粤“左联”文化青年故居( 二 )

探访“左联”七常委之一洪灵菲故居

八月的韩江沿岸骄阳似火。在潮州韩江边上的江东镇红砂村,几名建筑工人正在一间古民居内忙个不停。古民居正门上方悬挂有“亦瑞居”字样的牌匾,原来,这里是“左联”七常委之一的洪灵菲故居。

在洪灵菲故居的前厅坐着一位老人,他便是洪灵菲的养子洪瑞宁。今年88岁的洪瑞宁精神矍铄,虽与养父未曾谋面,但他讲起洪灵菲的事迹时依然信手拈来,滔滔不绝。

1930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即“左联”)在上海成立。从韩江走出的洪灵菲,正是“左联”七常委之一。他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左联”七常委当中最年轻的作家,1934年中秋节前后在雨花台被国民党枪杀时年仅32岁。洪灵菲遇害时,洪瑞宁年仅3周岁。小时候的洪瑞宁从奶奶口中得知,养父从1927年7月后,便未曾回到潮州的家中,从此杳无音信。直到抗战胜利后,舅舅回家才带回洪灵菲英勇就义的消息。

洪瑞宁指了指眼前的老房子说,这间洪灵菲故居其实是1927年以后建成的,是洪灵菲的养父卖药材的场所,也就是说,洪灵菲并未在此居住过。那洪灵菲真正的故居在何处呢?当笔者提出这一疑问时,年近九旬的洪瑞宁坚持亲自带路,顶着正午的炎炎烈日将笔者带到附近一间破旧的老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