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 美国打了哪些“组合牌”?( 三 )

美国这些举动,既反映了其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发展的恐惧,也反映了美国的病态心理。美国此举表面上冲着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实际上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美国认定《中国制造2025》将对其高科技的未来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和挑战。可以预计,未来很长时期,高科技领域主导权的较量将是中美竞争的重点。

舆论牌

美国利用掌控媒体话语权的优势,在其他西方媒体的配合下,在所谓贸易不平衡、“偷窃”知识产权、强制性市场换技术、美国“吃亏论”等方面,连篇累牍地对中国竭尽诬蔑之能事,将美国当前面临的与经济关联的所有问题都甩锅中国,污称中国在政治上是威权主义、在经济上是重商主义、在地缘政治上是扩张主义,说中国占尽了美国便宜,让美国不断吃亏。

美国一些智库为迎合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捕风捉影地罗列孔子学院、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甚至包括华人华侨对美国政治施加影响的种种“罪状”。从白邦瑞的《百年马拉松》到彭斯2018年10月份在哈德森研究所的讲话,从2018年12月“民主研究国际论坛”的“锐实力”报告到亚洲协会的《中国影响力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都提到中国政府采取欺骗手段,运用国家力量来企图达到影响和改变美国立场的目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