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神经网络GAN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改变?( 二 )

虽然对抗机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 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 。 在很多复杂的图像生成任务上GAN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 例如它会经常生成扭曲的人体 。 反观基于范数的方法 , 即使生成复杂的图像也能保证物体基本轮廓的正确 。 这种区别主要来自于范数目标函数是对每个像素操作的 , 把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的像素一一对应上 , 也就相当于约束了物体的轮廓;而GAN则对图像整体做判断 , 并没有对物体轮廓做约束 。 所以现在用GAN做图像生成的模型 , 在训练生成器的时候会加上一个L1或者L2范数的损失函数 。 实验结果表明 , 这样做确实会比单纯使用对抗目标函数效果更好 。

除此之外 , GAN实际上是一个统一了生成式模型与判别式模型的框架 。 一般而言 , 我们用GAN是为了用它的生成器生成以假乱真的数据 , 所以我们通常把它归为生成式模型 。 而实际上 , 它的判别器也是一个判别式模型 , 能够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中体现它的价值 。 最近SIGIR会议的最佳论文IRGAN , 就是利用GAN把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领域的生成式模型和判别式模型结合起来 。 在信息检索领域 , 通常有两种流派 , 即生成式模型和判别式模型 。 生成式模型做的是 , 给定一个问题(query) , 输出与它最匹配的文档(document);而判别式模型 , 是输入一个问题和文档对 , 输出两者匹配的程度 。 可以看到 , GAN的框架很直接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了:生成模型的输出就是判别模型的输入 , 判别模型的输出又能促进生成模型的学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