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的禹洲地产:质量问题频出 答谢会附赠杜蕾斯?( 六 )

林龙安曾说过:“短期内冲击千亿,对任何一家50强企业其实都不是难事,只要舍得放弃利润,放大杠杆,说冲也就冲上去了。但千亿之后呢?”

在这一观念指导下,禹洲在平衡利润、规模、风控的“三驾马车”中玩得比较溜,在业内享有“小中海”美誉。

如今,为了规模,一些藩篱显然要被打破。

今年以来,禹洲一改往日稳健的风格,积极扩充“粮仓”。中指院统计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禹洲共计耗资127亿元在公开市场拿地,排在房企拿地榜的第11位,逼近前十,远超排在第24位的碧桂园。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禹洲地产新获地块的地价共约141.3亿元,权益总建筑面积约为153.44万平方米,平均楼面价为11106元/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其新获土地的地价仅55.24亿元,权益总建筑面积121.67万平方米,平均楼面价5297元/平方米。

事实上,平均楼面价翻升一倍背后,禹洲地产多次在合肥、成都等地的招拍挂市场高溢价夺地,这也被研究机构认为风险潜存。

7月,申万宏源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公司加杠杆买地在我们看来仍隐含风险,我们对行业政策保持悲观并对行业展望维持谨慎,开发商再融资面临进一步收紧。我们将公司评级从增持下调至中性,新的目标价为4.22港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