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为什么叫正月-很少叫一月-这一时期-中国人一年可以过四次年( 四 )

孔子也非常重视什么时候过年的问题 ,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 是儒家“六经”之一 , 为孔子所编定 , 《

春秋》的第一句话是:“元年春 , 王正月 。 ”

鲁隐公元年正月 , 鲁国并无大事 , 但却记了一下时间 , 写作:“元年春 , 王正月” , 《春秋谷梁传》解释道:“元年春 , 王正月 。 虽无事 , 必举正月 , 谨始也 。 ”在《春秋》一书中 , 每到记载年初之事 , 必说:“某年春王正月” , “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 , 所谓“岁之始也” , “王”是指周文王 , 而非鲁国君主 , 鲁国君主的爵位是公爵 , 不能称王 , “王正月”即是大一统的意思 , 周正以子月(夏历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 , 鲁国的一年之始 , 是周朝的正月 , 也就是说鲁国仍然奉周文王的正朔 , 忠于周天子 , 但是在鲁桓公当政期间 , 记载年初之事 , 并未用“某年春王正月” , 而是称“某年春正月” , 因为在孔子看来 , 鲁桓公是弑君而立 , 没有资格奉周天子的正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