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为什么叫正月-很少叫一月-这一时期-中国人一年可以过四次年( 五 )

(明朝人绘制的孔子画像)

每年的正月 , 都是一月 , 每个月的朔日都是初一 , 奉何种正朔有区别吗?为什么古人特别强调奉正朔呢?其实 , 在夏、商、周时期 , 正月的月份并不是固定的 。

先秦时期 , 中国有六个版本的历法 , 称为“古六历” , 分别是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和颛顼历 。 古六历都是阴阳合历 , 一个回归年都是365.25天 , 一个朔望月是29.53085106天 , 19年7闰 , 即日期都是相同的 , 与我们现在的农历(夏历)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 主要是岁首不同 , 也就是正月所在的月份不同 , 通俗一点讲 , 就是过年的时间不一样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一个回归年)

按照干支纪月法 , 一年的十二个月 , 分别是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 冬至所在的那个月为子月 。

黄帝历、周历、鲁历皆以子月为正月 , 称为建子 , 也就是说在周代的时候 , 现在的农历的十一月初一 , 为元旦 , 是新年的开始 , 鲁国奉周朝为正朔 , 孔子就是在十一月初一过年 , 当然 , 周历当中的子月(夏历十一月) , 即是周历的正月(一月)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