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畅谈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 亟待出台标准规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天津9月18日讯 被冠以“21世纪的石油和钻石矿”这样的美名,大数据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战略资源,对国家治理能力、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各项技术应用背后的数据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如何才能强化大数据安全,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感”?在近日由天津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办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大数据安全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机构、企业的各界人士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和讨论。

业内畅谈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 亟待出台标准规范

图为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大数据安全论坛”现场。

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根据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IP流量将达到2.3万亿GB,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万亿GB,其中我国的数据量将占比18%,人类已经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重要数据’是国家数据安全管理政策中的核心概念,影响国家安全,影响公共利益。”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安恒信息首席科学家刘博也指出,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基础战略性资源,全面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助力产业升级与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