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畅谈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 亟待出台标准规范( 二 )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安全官刘志乐认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大数据是保护的重中之重。“保障数据安全,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明朗、更健康的网络空间,需要网络安全从业企业和政府、科研力量以及社会共同努力,发展、建设、合作、创新。”

“随着海量数据的进一步集中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安全正成为大数据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工程院沈昌祥院士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网络安全》的报告中表示,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集中体现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个人设备、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

“要主动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免疫能力,实施主动免疫可信计算,在计算运算的同时进行安全防护,以密码为基因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沈昌祥院士表示。

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亟待出台国家标准规范

今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办法》),对公众关注的个人敏感信息收集方式、广告精准推送、APP过度索权、账户注销难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论坛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处长陈吉学对《办法》中涉及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建立共享转让重要数据的风险评估制度、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网络运营者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四大方面进行了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