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傲然的兰理工“红柳精神”( 四 )

采访人员了解到,该技术已经在甘肃、青海和西藏等60多项工程中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董建华说,该技术在南方地区同样适用。

今年,兰州地铁正式开通,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亦随处可见兰理工人的身影。由于地铁“两穿黄河”、沿线地质错综复杂,从地铁修建初的风险论证开始,该校朱彦鹏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就参与其中,先后解决了“兰州特殊红砂岩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全国乃至世界级难题,填补了一项项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兰州地铁的开通作出了突出贡献。

平台优化打造创新洼地 百年高校交出“喜人答卷”

2015年,兰州理工大学成为国防科工局与各省政府共建二十五所地方高校之一,2017年,甘肃省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兰州理工大学合作签约……“科研平台是学校汇聚高端人才、催生标志性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服务国家社会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冀宏介绍,目前,学校有科研平台120个,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平台47个。创新洼地构筑,人才持续引进,为该校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服务地方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