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估值回归是大趋势,高端制造将走向融合(12)

倒过来看,整个工业领域、智能制造领域里面可以看到两端。一个是特别小的,数量非常多、家族类型的,在某一个细分赛道做得很好;另外一个像平台类的三菱、东芝等,看他们的轨迹也很有意思,往往起步的时候几款产品做到全球最好,慢慢通过并购、整合,把自己的产品线拓宽。对中国向全球发展是很好的借鉴,跨行业复制非常困难,一个产品定制化需求进入另一个行业就会有变化。收购是非常好的方式。

朱鷖佳:任何一个行业和产品都有它的天花板,刚刚刘总说到了,如果想破除天花板就要有新产品、新路线,没有新东西就指望这一个东西一百年、两百年有持续大的发展那是不可能的,那样人就还停留在原始社会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有没有天花板取决于老板的进取心,企业的天花板并不等于产品的天花板。面对天花板的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即辩证的看。

张曙东:朱总从企业家精神和进取心谈这个问题。吴总您怎么看?

吴金海:我们投的企业也有处于非常细分的市场,全球也就5个亿左右的市场容量,但随着消费升级,它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提升。从投资机构的角度,我们不喜欢投天花板明显的企业,因为企业的发展空间有限,未来资本回报的收益率预期就比较低。但我们比较认可企业扎扎实实把一件事情做好,如果自己有核心技术,再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对于市场份额小但利润比较稳定的企业,我觉得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退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