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估值回归是大趋势,高端制造将走向融合( 九 )

第二类我们的核心零部件、新材料;这个高端制造一定要很精密,要有工匠精神。德国人经常做一个东西一百年,我们才几十年,打磨的很不够。而且中国人比较浮躁前些年发展又比较粗放,规模经济导致我们不需要太细也能赚大钱。如今面对的市场就不一样了,需要管理精细化,管理出效益,品质出业绩,这种变化倒闭众多企业沉下心去把产品和服务做精作细。这就有利于补这类的短板。

第三类是和信息技术应用引发的智能制造相关的,这种也是我们可以补上去的。无非是找一些应用场景实在的应用上去。智能制造要求我们企业必须做到标准化、流程化,这些我认为非常认同。但这个标准化的底层文化也是我们智能制造业欠缺的,没有标准就没有准确的数据,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没有智能的基础,这和用什么传感器、什么大数据方法没有关系,这是制造文化上的短板。

总结一下,从高端装备制造性质上分类来说,第一类从国家层面上要依靠国家能力往上补,第二类第三类民营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很好的去补。

第二个问题是对企业的扶持问题。刚才说第二类、第三类企业创造补短板更多的是依靠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依靠的第一个是钱,这个东西的研发是很花钱的,第二个它也需要第一代的创业家以及第二代接班人的先进的制造文化。普遍观察第二代接班人好一些,标准化、程序上接受度更高一些,第三个就是资源,第四个就是给予一定的环境,不要逼得太紧。民营企业生存也是很艰难的,要给更多的宽容度,刚才隔壁有个专家讲了,不要以青山绿水的名义把民营企业家逼到尴尬的境地。高端制造业也是一样,需要的是延续性。我特别认同投资机构不要控股,控股的都死无葬身之地。我就先讲到这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