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职前教育市场规模约32亿元 职前教育会是趋势?( 二 )

两个月前,老沈神采奕奕地走进中关村创业街的一家咖啡馆,一如创业初期里的多次谈话会面,只是不再愿意提及投入的具体金额和盈亏情况。她正在寻新的创业机会,“不是三年之后才发现,是三年之后才会觉得说做不下去了”。

既然是概念好、市场大、有理想情怀的生意,为什么老沈的公司会以转型告终?这个新兴领域正面临着复杂的困境:跟风扎堆的狂热逐渐散去,残忍的商业生存法则,以及教育理想和商业回报之间的博弈。

跟风扎堆的初创企业

每到9月至11月的招聘旺季,成千上万迷茫的学生吃力补上企业和行业信息的认知课。目前,产教融合尚未发展成熟,有教育情怀和看似企业资源丰富的职前教育寄托了这些年轻人对未来的渴望,衔接了大学之后和职场之前。

梁雪去年从中部地区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毕业,想象不到的困难滚滚而来,她觉得自己有丰富的银行实习经历,能搞定一切。前期企业资料搜集不全,等到她事后反应过来,距离截止的网申时间已经过去几天时间。

她没法判断哪些方法是更好的,聪明人会愿意在毕业前努力一搏——即便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的。查笔试资料,上面试培训课,掏钱给简历润色,一切都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简历修改价格在50到500元价格不等,她为修改简历花的50元也价非所值,实在“太没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