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采购筑底,京东工业品「再进阶」( 三 )

数字化一直是工业制造领域绕不开的一道围墙 。

不难看出 , 和动辄千亿级别数据的出行、电商、零售等行业相比 , 我国工业制造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一直缓慢 , 一如背着重重的壳的蜗牛 , 拼接在互联网时代的只剩下被忽略的慢动作 。

就本质而言 , 一个颇为重要的因素是在整个工业生产制造场景中 , 供应链的运转始终不够通畅 , 工业品长尾商品多、非标品种类多带来的价格不透明、质量参差不齐等原生问题长期存在 。

传统模式的对立面是智能模式 , 传统模式有多需要改进 , 智能供应链的市场盘面也就有多大 。

一组数据为证:根据2018年12月18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正式发布的《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显示 , 2018年国内企业电商化采购市场规模约为3600亿元 , 同比增速达80% , 到“十三五”末期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

这还不是全部 , 采购仅是工业制造领域的其中一环 。 据了解 , 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传统模式下 , 一家大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动辄牵涉数10万级SKU , 需要对接的供应商多达几千家 , 供应链管理“负担过重”、流程环节过多成为企业在供应链品质管理方面发展的桎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