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科生遇上编程,会发生什么事情?程序员:我他喵也是佛了!( 三 )

2018年是试验的第3年 , 也是最后一年 。 此后 , 不管是在实验班还是基础班 , 编程都成为了必修内容 。

编程的回归也引发了不少争论 。

教学方式是争论的焦点 。 “老师没有操作代码 , 直接把例子放在课件上展示 , 当我们还在看代码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 已经放过去很多张幻灯片了 。 ”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宸赫说 。 他认为编程教学进度过快 , 效果不好 , 不如把课程分为两个学期 , 第一学期详细学习Office , 第二学期慢慢学Python 。 “就像学语言一样 , 从学音标开始 。 ”

“培养科学家和培养实际使用者 , 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 ”负责文科计算机基础实验班教学的邓习峰老师猜测 , 第一次讲Python的老师可能采用了培养专业“码农”的方式 , 转换成适合文科生的教学方式需要一个过程 。 “另一个问题在于时间太短 , ”邓习峰分析 , “现在的文科计算机课程由原来双学期的课变成单学期 , 时间缩短导致内容讲不完 , 不够精细 , 学生容易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 。 这是课程建设过程中要继续优化的内容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