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监管标准设定 门槛?紧箍咒?( 四 )

在车宁看来,“如果站在机构的角度,确实会有压力比较大的感觉。但是这种调节,监管也是基于一定的统计分析和对整体风险状况的预估,给出来的数值。即从监管的考虑看,是需要控制到这个层次上的。在‘强监管’时代,打赢金融风险整治攻坚战的压力下,对风险提出一种比较高的防范要求,也不足为奇。”

因为属于征求意见稿阶段,车宁个人判断“监管方可能是先抛出一个数值,然后看一下业界的反应,如果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意见、能够接受,可能就定了。但是,如果大家反应比较集中,这未尝不是一个会被调整的项,因为它毕竟属于数值参数的调整范畴。”

此外,车宁提出自己的观察,“原来理财子公司整套的运营、科技、支撑,都是母行供给的。按照现在要求,母行需要和理财子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隔离。所以,未来对于理财子公司如何搭建自己的运营体系、后台支撑体系,我认为值得关注。”

新京报讯采访人员 黄鑫宇 陈鹏 编辑 陈莉 校对 何燕

责任编辑:覃肄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