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的颜值经济:分析师长得越美,推荐的股票越靠谱?( 三 )

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注意到,近年来,不少金融机构也将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颜值作为“卖点”进行营销。某基金在一场基金经理访谈中便将受访的基金经理贴上了“女神”“90后”等标签,并将其称为“基金圈长发小S”。而某新财富分析师因为颜值出众,其每天发多少张自拍也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卖方十大谜团”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丹尼尔·哈默迈什教授曾在《美国经济学评论》发表了“颜值和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他发现长相出众的人比一般人拿到的薪水要高5%或者更多,而长相难看的人获得的薪水比一般人要低9%。

这一定律在金融圈内是否存在?对此,中新经纬采访的分析师称,此前券商的薪酬体系和评选挂钩,一旦评上新财富薪资就会大幅上涨,“年薪百万”也不是传说。现在不少券商研究所都推出了和分仓收入挂钩的考核机制,更考验分析师的综合实力,很难发现薪资和颜值之间有直接关系。

一名受访的券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则坦言,如果两个候选人各方面履历差不多,有一个人明显颜值要高很多,那确实在薪资谈判的时候更有优势。“现在大家都在说颜值经济,确实颜值是可以帮个人和公司带来一些资源的,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