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为什么会变异?怎么样变异?( 三 )

第二种形式是植物器官的外部变化:如在某矿区锌污染的土壤上生长的钟形罂粟 , 花瓣出现缺刻现象 。 在铜和钼污染的土壤上生长的点瓣罂粟 , 花瓣上出现黑色条纹 。 在镍污染的硅酸盐土壤上生长的掌叶白头翁缺少花瓣;在镍沉积物的土壤上生长时 , 花呈白色 。 园林工人用施加铁、铝的办法可以使红绣球花属的一种植物的花变为蓝色 。

第三种形式是植株个体的变态 , 变成矮小态或硕大态:在新西兰生长的灌木海桐花属植物硬叶海桐花在正常条件下可生长到 4米多高 , 而在蛇纹岩地区却变成一种几十厘米高的垫状植物 。 有的植物如蒿属植物和木地肤生长在中等浓度硼污染的土壤上比生长在硼含量正常的土壤上的植株更大;而生长在高硼污染的土壤上的驼绒蒿则变成矮小态或畸形 。

土壤污染和植物变异的研究 , 在理论上是把土壤中的污染物作为生态因子之一 , 研究它对植物的生态学影响 , 探讨自然界的规律 。 生产实践中则是利用一些植物忍耐变异的生态型或变种 , 在有毒矿床和冶炼废渣上形成植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