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女性更容易受影响?( 六 )

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用了16年 | UnSplash

所以让事情拖一拖未必不是件好事,关键要刚刚好。

零拖延者总是焦虑任务的完成程度,可能会减少对任务细节的思考。慢性拖延症总是贪图玩乐,以至于工作效率很低。

所以,做个“中度拖延者”性价比最高。

那么,如何做到刚刚好的“中度拖延者”?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几条个人建议。

1)首先要接受自己,你可以努力与拖延抗争,但不要过分期待自己能彻底戒掉拖延。

2)对于中重度拖延者,建议给自己建立一个奖励机制,或者找道友对赌,或者找同伴打卡,这些都会让人更有动力完成目标。

3)对于重度拖延者,建议寻找本质问题:清晰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增加内驱。

4)有一种叫做ADHD的疾病,也会表现出严重的拖延症状,对于非常严重的拖延者,建议向医生寻求帮助,排除疾病的可能性。

最后,各位拖延症患者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有时候适度拖一拖也没那么糟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