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伟:建筑物和人一样,冬天不穿羽绒服,热量就损失了( 二 )

根据2016年数据,我国北方地区城乡供暖面积共约206亿平方米,清洁取暖面积69亿平方米,大概只占34%,也就是说只有1/3具备清洁供暖条件,剩下不到70%是非清洁的。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行业一说起清洁供暖就是“双替代”,即气代煤、电代煤,是不是“双替代”就是清洁供暖?我个人理解不完全是。清洁供暖真正的定义是要“两低三通过”,一个低是低排放,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要低;第二个低是低能耗,即使排放低了,能耗依然很高,仍然不是清洁供暖。清洁供暖使用的能源包括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还有清洁燃煤。清洁化燃煤从清洁角度说,碳排放很高,不是最理想的,但这是现阶段我国国情。

“三通过”是指通过三个环节:通过建筑保温技术降低对热量的需求,通过高效和智能的输配系统降低输配过程中的损失和过量供暖损失,通过选择高效清洁热源最终实现清洁供暖。一个是供给侧,一个是需求侧,还包括输送。输送本身就有损失,会散热,会漏水等。此外还需要供热管网改造、终端能效提升。

终端能效提升是什么?当建筑物做好保温,供暖需求就少了。就像一个人冬天不穿羽绒服,而是穿衬衫,热量就损失了。如果穿上羽绒服,带上帽子手套,捂严实了,也就暖和了。建筑也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