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民族——裕固族( 三 )

公元前3世纪末 , 在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草原地区 , 分布着匈奴部落 。 匈奴人是裕固人的远祖 。 三国时期 , 回鹘的祖先“丁零”的一部分脱离蒙古高原 , 游牧于今河西走廊一带唐初 , 部分铁勒人又东迁河西 , 唐朝将其安置于甘州(张掖)和凉州(武威) , 后来成为河西回鹘的组成部分 。

公元6世纪末 , 铁勒系的袁纥与卜骨、同罗、拔野古等诸部落逐渐联合形成一个以袁纥为核心的部落联盟 , 史称“外九部” , 号称“回纥” , “俟斤”为最高首领 。

9世纪末、10世纪初 , 河西地区的回鹘人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 。 河西回鹘汗国于唐末五代乱世之时 , 汇聚散处河西地区的各部回鹘 , 形成河西回鹘汗国 ,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 , 渐渐形成了一些区别于其他回鹘集团的文化特征 。 这对于后来裕固族的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

元代时武威西宁王出伯镇守西疆 , 出伯死后 , 其子孙一袭武威西宁王衔 , 一袭豳王衔 。 系武威西宁王衔者 , 成为后来的撒里畏吾儿的组成部分 , 构成裕固族两大源流支系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