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过半网民近一年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二 )

在网络安全从业人员中,超过50%认为App不应普遍收集整份证号、聊天记录、短信内容、住址等用户信息;另有40%以上认为通讯录、通讯记录、消费记录、手机号、收入等也不应该被普遍采集。

从网站/App的类型来看,网民对社交、支付、视频、游戏类存在较大的安全疑虑。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对社交应用、网络购物等App 的表现持负面评价的较多,分别占53.62%和50.3%。

此外,报告显示,71.54%网民最常遇到网络骚扰行为,包括垃圾邮件、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弹窗广告、捆绑下载、霸王条款;其次是发布、传播违法有害信息,占比为66.86%;还有58.75%遇到侵犯个人信息的问题。

如何避免手机个人信息被泄露?

第一,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现在,有很多人只会使用手机,对手机存储卡信息数据的销毁、手机信息安全隐患和技术漏洞,缺乏了解或知之 不多。因此,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加强学习,切实认清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认知手机泄露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充分意识到手机泄露秘密的 严重后果,做到手机防泄密“警钟长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