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大棚芦笋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 五 )

剔除不宜定植及影响产量的苗 , 同时将大苗与小苗分地种植 。 按芦笋幼苗地上茎萌生的生长发展方向进行定向定植 。 若按南北沟向定植 , 将最先抽出的地上茎(较短细的一条茎)放置在北面 , 不可放在沟的两侧;若按东西沟向定植 , 第一次抽出的地上茎应放在沟的东面或西面 , 做到与定植行方向一致 , 定植时沿直线按株距 0.3m 、 深 0.15m 的定植穴或沟随挖随栽植 。 穴径的大小以能放进幼苗为标准 , 栽后覆土 4~5 cm 并按实 , 沟内施腐熟的农家肥 2~3 m 3 、磷酸二铵 25~30 kg 或磷肥 50 kg , 然后浇水 , 随着笋苗的生长 , 逐渐取土将定植穴(沟)填平 , 最终使苗的根部与地面距离保持在 13 cm 左右 。

4 定植后管理

4.1 盖膜

在行间覆盖黑地膜(露出芦笋种植行) , 用来保水保肥、防病和除草 。

4.2 补苗

定植后 1 个月内及时进行查苗补苗 。 补苗时要浇足底水 , 确保成活 , 补栽的幼苗仍然要定向栽植 。

4.3 肥水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