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眼中的屠呦呦:她没那么神秘 主动拿自己做实验( 二 )

老同事眼中的屠呦呦:她没那么神秘 主动拿自己做实验

▲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廷良。新京报采访人员 侯少卿 摄

谈过去

传统古籍中得到关键启示

新京报:当时屠呦呦团队做青蒿素的研究有什么契机?

姜廷良: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中,对战双方因为疟疾减员严重,越南向中国紧急求助,为此中国启动了“523计划”,研制抗虐特效药,很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是一次全国大协作。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任务后,很快成立了课题组,屠呦呦担任课题组组长。

新京报: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姜廷良:当时用水煮、高温的提取方法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效果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后来屠呦呦想起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提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由此想到,为什么书中写着要用冷水泡,会不会是常用的煎熬和高温提取方法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就改为用乙醚低温提取,解决了稳定性的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