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的追光之路( 四 )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的追光之路

图3/4

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经过近3年的努力,赵梓森团队硬是用酒精灯、氧气、四氯化硅等最基础的原料拉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实用型光纤。

在1977年举办的“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引起国家的重视。光纤通信因此被破格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从此迈入了“快车道”。

1981年9月,国家立项“八二工程”,即要在武汉建设中国第一条实用化的光纤通信线路,用光纤连通武汉三镇,限于1982年完成。赵梓森在项目建设中负责后台指挥。

由于光纤线路需要横跨长江、汉江,运输距离长,总难免发生意外出现断裂。“有些断点十分隐蔽,查找困难。”赵梓森至今还记得当初无数次半夜被叫起来赶往几十公里外修光纤。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中国光纤之父”的追光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