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洞察】从科陆电子看如何辨别商誉风险( 二 )

绝大多数并购都会签署对赌协议,往往会约定三年业绩,这也是大部分商誉产生的根源。三年约期已到,2018年的年报迎来商誉暴雷。

出完年报,计提完商誉减值准备就算完了吗?并没有,一部分靠修饰财报蒙混过关的上市公司撑不住了,在2019年中报继续商誉暴雷。

一、科陆电子商誉暴雷

近日,科陆电子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问询函》,要求公司对追溯调整2016年、2017年的商誉问题进行解释。

公司于2015年收购了百年金海,形成商誉2.36亿元。一直以来,公司均为对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但是到了2019年6月,公司收到了《深圳证监局关于对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证监局认为,2016年起,百年金海业绩下滑,百年金海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业绩未达标,差额分别为333.68万元、4,233.53万元,呈现扩大趋势,商誉减值迹象明显,公司对百年金海的商誉减值测试不够审慎。

【财报洞察】从科陆电子看如何辨别商誉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