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洞察】从科陆电子看如何辨别商誉风险( 三 )

科陆电子是一家为电力行业服务的智能电表生产厂家,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公司涉足储能、金融、物业等领域。

2015年,公司通过并购进入了智慧城市等领域,公司业绩增长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公司对新并购公司的管理过于粗放式管理,也埋下了商誉暴雷的隐患。

二、商誉背后,问题多多

随着证监局调查资料的披露,科陆电子并购的幕后操作,逐渐浮出水面。

1、重大合同隐瞒不报,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

一是在并购百年金海前,公司与陈长宝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但该协议并未披露;二是在并购后,公司董事长饶陆华与陈长宝签订《关于百年金海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书的补充协议》,约定陈长宝承诺认购你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金额不低于29,160万元,该协议也未披露。

2、百年金海业绩减少的时候依旧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商誉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资产,根据中国的会计准则,商誉仅产生于企业并购,一旦发生不得摊销,减少的途径只能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或者子公司整体出售时一并转移)。准则规定,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如果出现减值迹象,就要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