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江阴:有11家中国企业500强 也有千亩生态T台( 六 )

他期盼,乡贤客商们能够把发展坐标锚定在江阴,把事业重心投放在江阴,“我们将继续倾力当好‘店小二’、做好‘急郎中’”。

澎湃新闻注意到,继续以制造业“强身健体”的同时,江阴也正在逐步补齐短板,以增强对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吸引力。

比如科教和交通资源。陈金虎说,随着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南沿江高铁的动工,江阴无“两高(高校和高铁)”的历史就此改写。

根据规划,南沿江铁路将成为沪宁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江阴正处在这条通道的重要节点。未来,江阴前往上海和南京的所需时间,将被缩短至1小时。

陈金虎说,未来江阴将更广领域接轨上海,更深层次加快锡(无锡)澄(江阴)一体化,更大力度建设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

在他看来,未来的江阴应该有更强的实体经济、更美的生态环境、更好的人民生活、更足的改革动力、更优的公共安全、更佳的营商环境。

正所谓,既让城市充满现代化的气质,也让乡村充满田园牧歌的韵味,成为更多人心驰神往的“诗和远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