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卫生和教育是基础,创新关键在开放( 二 )

但这一时期也为中国带来了三方面值得反思和铭记的教训:一是市场作用被行政力量全面替代,经济发展效率极其低下;二是经济发展离不开给予政府决策者恰当的行为激励;三是决策权与决策过程的过度集中导致重大失误。

之后40年,“一个始于政府高度管控的非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也为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极为特殊的经济增长,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李稻葵说。

他认为,这其中有五点经济学方面的考量值得总结。一是经济增长需要创立和发展新企业,需激励地方政府营造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快速的土地转换是增长关键,需激励地方政府将农地转换为工业或商服用地;三是金融长期保持稳定,使居民储蓄转化为实体经济投资;四是开放的最根本作用是学习,而非简单发挥比较优势或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五是谨慎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对抗微观主体非理性行为带来的经济波动。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四点体会。首先,过去70年中,中国在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次,激励机制对各经济主体的运行和相互合作非常重要;第三,各国都应回溯历史,梳理过往的理论与实践,吸取经验和教训;最后,自由贸易的重要性和互惠性。萨金特特别强调,美国政府现阶段加征关税的贸易政策正在损害美国利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