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用户遭骚扰,保护隐私不能消极以对( 二 )

去年的风波过后,航旅纵横就对相关功能进行了关闭调整。如此次网友就反映,选座后遭到用户骚扰,但事实上,虚拟身份以及衍生的私信对话功能不再像之前那样默认开启,用户开启后还可以随时关闭;展示的个人信息也是虚拟的,仅限于昵称、头像。

就此次曝光的问题看,老实说,航旅纵横的确在隐私保护上升级了,但是明显还不够。

虽然航旅纵横在升级后,可以自由关闭,但平台对相关可能泄露隐私的功能,并没有足够充分的提示。对用户来说,其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信息不对称,自由选择权不是完整的。

此外,航旅纵横也不像一些陌生人社交软件那样,针对用户被骚扰有相对成熟的投诉处理机制。而如果遭遇隐私保护不力,那社交化尝试的隐患就会被不断放大。毕竟,航旅纵横紧密地连接了线上和线下,线上被骚扰,而线下乘坐飞机时,骚扰你的用户可能就坐在你的旁边。

航旅纵横上次的风波后,就有媒体分析,社交化尝试或是出于盈利模式比较单一的原因,是想在主营业务之外谋求新的业务布局。其实跳出来看,工具类APP做社交化尝试,不止航旅纵横一家,以此来提升用户黏性,寻求其他增值服务,也未尝不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