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人才争夺加剧 中国企业三倍高薪从韩企挖人( 五 )

有人吃香有人被淘汰

动力电池行业的人才“保卫战”,只是目前汽车行业人才竞争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收益下降,部分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减员信息也此起彼伏。与此同时,随着“新四化”加速,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转型对于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这也使汽车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朱明荣表示,相比于已经进入增长停滞状态的内燃机,以“新四化”为代表的新型汽车则仍有一定的技术增长空间,因此即便是企业自身稍有困难,但为了取胜于未来,也只能选择通过雇用更多技术型人才,以获得市场主导权;而目前中国汽车行业人才的培养基转型速度,仍无法赶上产业发展需要。

猎聘大数据研究员发布的《中国汽车人才大数据报告》显示,相比于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中,有近50%的专业人才从事中高级技术类工作,该行业的人才缺口也达近68万人;而尤其是相比于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在产业整合层面起步较早,因此在多种科技融合为特点“新四化”背景下占据技术制高点。这也使许多企业考虑通过人才的挖掘来完成弯道超车:以动力电池为例,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运用的是生产技术门槛较低,且资源丰富的LFP(磷酸铁)动力电池,但LG化学和SKI则分别生产能量密度更高,且单位生产成本仅为1/3的NCM712和NCM811动力电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