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进入产业化发展( 三 )

如果我国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目前尚未完全站住脚,产业仍在补贴政策转型当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此时又面临燃料电池汽车的竞争。

陈清泰指出,一些车企面对这两种技术路径非常纠结,不知所措。针对当前的发展态势,有如下几个判断:第一,从中长期来说,这两条技术路线各有优势,是互补的关系,在不同的场景各有优劣,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第二,这两者从技术成熟度,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来看,处在不同阶段,呈T级发展态势,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已趋于成熟,基础设施基本形成,生产成本开始接近市场可接受的程度,总体上进入了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阶段,而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进入示范生产和应用阶段,产业链薄弱环节生产成本比较高,基础设施也在建设,距离大规模产业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第三,从已知的全球主要国家和主要汽车公司的战略布局来看,2030年之前,乘用车电动发展主体仍然是储能电池汽车,到2030年大公司储能电池汽车平台的产能将会达到百万辆,甚至数百万辆级,而燃料电池汽车则仍为数万,或者是数十万。因此要正确引导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T级发展,防止顾此失彼。

2020年前后,在汽车市场走低、补贴退出、外资大批进入的情况下,中国电动汽车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销量没有一个超过年度计划的50%,在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电池和整车企业正在经受大浪淘沙的情况下,坚守两条技术路线,很多车企已经力不从心,因此对很多汽车企业来说,主要的力量还是要集中在储能电池电动汽车竞争的提高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