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建成的数据中心,如何承载“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 五 )

4个月建成的数据中心,如何承载“全球最快的AI训练集群”?

华为云东莞松山湖数据中心一期采用主流的“水制冷”系统,冷站与机房楼之间对称设计的四个蓄冷罐与蓄水箱,冷站楼顶6个并列一排的冷却塔

当预制的框架式钢构件运抵现场,在极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吊装,华为云东莞松山湖数据中心一期工程使用了160个预制的模块,在13天时间之内就组装完成了一栋5层建筑,具有8MW IT容量,可容纳约1000个机架,每个机架可安装20台2U标准服务器,总计可达2万台服务器——不过,实际上能容纳的服务器数量并没有这么多,因为有一个机房模块部署了16个50KW+的高密度机柜(相比之下,在一些传统行业,5KW的机柜就算高密度了),仅仅128台服务器就占用了近八分之一(约1MW)的供电容量。直到将近一个月后,HUAWEI CONNECT 2019召开,我们才知道这就是由数千颗昇腾910处理器组成的Atlas 900 AI训练集群。

预制模块化的另一好处在于可复制性,华为云东莞松山湖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在实践方面取得成功,其经验同样适用于其他数据中心建设。比如从东莞松山湖数据中心的整体规划来看,整个园区将有7栋这样的机房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