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样本观察:天府新区如何成为扛把子?

文 | 薛宇飞

01四川样板

在雄安新区的走访中,处处都能感受到高标准规划所在,而这种立足长远、瞄准未来的规划,也与天府新区不谋而合。2010年便开始规划建设的天府新区,在国务院2012年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就被列入为5个重点城市新区之一。至2014年,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其加速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四川发展的“百年大计、省之大事”。

从成都市区出发,沿着笔直宽阔的天府大道一路向南,高耸的楼宇渐渐被满眼的绿植替代,红石公园、天府公园、鹿溪河生态区等大大小小的公园、湿地依次排开,天府中央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等功能区点缀其间。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当前正瞄准新经济、会展经济、文创产业发力。

天府新区产业的引入,都要遵循以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定位。为此,新区的产业负面清单中,要求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