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样本观察:天府新区如何成为扛把子?( 二 )

中新经纬在成都科学城看到,4500余亩的兴隆湖湖畔,已经聚焦了一大批新经济企业和科研机构,紫光集团、安谋中国、诺基亚、烽火通信、商汤科技、亚信安全、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企业先后入驻。

注重与一流高校合作,是天府新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兴隆湖旁,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招牌十分醒目,清华大学在2016年与天府新区达成合作后,发挥在电气、材料、热能、核能、水利、信息、环境、建筑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成功引进高层次团队31个、汇聚优秀人才300余名,孵化了易冲无线、昆仑智汇等一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有报道显示,易冲半导体在无线充电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估值超过15亿元。

数据显示,天府新区累计引进一流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合作项目达30个,投资总额约150亿元;各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约3000名,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40余家。

02 面向世界

国家级新区样本观察:天府新区如何成为扛把子?

▲天府中央商务区鸟瞰图 图片来源:天府新区官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