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电话屡禁不止,出卖我们隐私的到底是谁?( 二 )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 , 电话那头的人不仅知道用户姓名 , 还掌握了用户的手机套餐甚至人际关系等个人隐私信息 , 父母亲友都能一一说出 , 这不是危言耸听 , 而是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的亲身经历 。 这场骚扰电话的噩梦持续了一年之久 , 举报、查询泄露源头通通无效 , 至今仍是横亘在我们心里的一道阴影 。 而“离职员工泄露信息”则成了各运营商推卸责任的万金油 。

类似的骚扰电话事件不胜枚举 , 据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 , 今年第一季度的骚扰电话举报投诉量达38541件 。 实际上 , 国家从未停止过对骚扰电话的整治 。 2018年7月 , 工信部等13个部门印发《综合整治骚扰电话专项行动方案》 , 决定自即日起至今年12月底 , 在全国范围内针对骚扰电话开展综合整治的专项行动 。 今年5月 , 工信部还就骚扰电话一事约谈了多地相关运营商 。

毫无疑问 , 运营商是防控诈骗和骚扰电话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首先要从源头开始 , 除做好保密协议管理外 , 还要强化管控治理 , 依法处置扰民号码;加大对违规号码的入网限制 , 强化监督 , 设置黑名单 , 完善各平台举报中心的投诉资源库 , 对用户的投诉进行调查跟进 , 并及时反馈 , 骚扰电话一经核实要及时封号 。 当然 ,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还是要针对骚扰电话真正的呼出者 , 加大针对性及惩罚力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