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物种接连关闭北京上海门店:新零售噱头过后 难解盈利困局( 四 )

靠什么盈利?

烦恼于如何跑通盈利模式的不只是超级物种。经过近两年热闹的跑马圈地之后,2019年,曾经红极一时的新零售网红项目纷纷进入收缩状态。

公开报道显示,4月,美团小象生鲜突然宣布关闭常州、无锡的全部店面,仅剩北京2家店。4月9日,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7Fresh总裁王笑松被调离7Fresh,由新人王敬接手。京东集团战略部负责人在接受某证券研究机构两名分析师访谈时透露,7FRESH单店开店成本高达3000-4000万元,资金需求巨大,且单店模型并不理想。据他透露,实际上7FRESH的开店计划已经暂停,京东未来将以小型店的形式向三四线城市渗透。5月31日,盒马鲜生位于昆山市的吾悦广场店关闭,成为首家盒马首家停业的门店。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新零售的退热其实早有信号。2019年初,新零售的主要资本玩家阿里巴巴、腾讯发布的新战略中,已经不再单独把新零售拧出来,而是转向“数字赋能”“智慧零售”等更容易落地的概念。1月11日,阿里巴巴CEO张勇在“ONE商业大会”上表示,新零售不能只停留在零售层面看问题,而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数字化商业能力,阿里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渗透到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商业操作系统。1月9日,微信公开课在广州举办,释放出的信号是,腾讯将此前力推的智慧零售归纳到了更大的产业互联网架构之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