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履谦88岁学会用微信 一生就做两种事:学习和实践( 三 )

在当时战地器材极缺的情况下,张履谦采用罐头盒制作电容器、用拉杆麻绳作联动装置,制作了雷达收、发设备同步跳频装置。这种装置虽然简陋,但能够解决问题,至今依然是各种现代雷达抗干扰的基本手段。

张履谦在雷达接收机上加装瞬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防止强干扰掩埋弱信号,提高了雷达发现目标的能力。他利用多站雷达测得的干扰方位角,以几何定位的原理测得了目标的坐标。

学以致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张履谦成长的“诀窍”。

实践成长

1957年,张履谦被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参与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大到强的奋斗历程。他和同事边学习边实践,成功仿制出边扫描边跟踪体制的导弹制导雷达——红旗一号。

1962年,在我国“两弹一星”研制的关键时刻,美国U-2高空侦察机频繁进入我国领空刺探军事情报,并携带干扰机干扰我地空导弹雷达站,张履谦向军委总部出谋献策,并亲临改装雷达,研究击落美国U-2飞机。

倚仗着飞得高和远,U-2飞机在中国领空大摇大摆四处拍照。摸清了它的航路后,中国导弹打下了一架。而后美国人在U-2上安装了电子接收机,中国雷达一开机它便溜掉了。为此我方采用开机迅速打的“快打近打”策略,又先后打下了两架。之后U-2又带了干扰信号发射装置,发射假信号,使我们的雷达误判、导弹偏离轨道。我方又通过改变雷达体制和加强抗干扰技术,打下了美国第四、第五架U-2。再往后,美国U-2就不敢到中国大陆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