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配合警方办理黑产案20宗 抓捕279名犯罪嫌疑人( 三 )

实际上,这些作弊问题大部分都是由黑产(黑色产业链)造成的。黑产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他们通常有组织、有计划、有专业分工,为了牟取私利,故意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制作、经营、传播各类恶意软件。不仅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财产安全,还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网约车行业也深受其害。滴滴一直对作弊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全力配合公安部门对黑产进行严厉打击。

一、“黑产”皆为利而来

在7月的安全主题媒体开放日上,我曾说过,网约车黑产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少数不法分子会恶意制作、经营、传播各类作弊器工具,“帮助”司机作弊、绕过平台安全审核或让低口碑值的司机接“好单”,或利用恶意木马、短信劫持等技术手段去盗取用户打车账号甚至个人信息,从事“刷单”诈骗。

前段时间,有一位司机师傅向平台投诉账号被盗、信息被恶意篡改。我和同事调查后发现,这名司机之前通过第三方渠道购买过一款“抢单神器”,虽然安装后发现软件无效马上就卸载了,但这个“抢单神器”其实植有恶意代码,安装时就非法获取了司机的手机权限,故意盗取了司机的账号、修改了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