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川芎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二 )

1 川芎苓种繁殖

川芎较少开花结实 , 故生产上采用地上茎节(苓种)的无性繁殖方式 。 现生产上有山苓种和坝苓种之分 , 山苓种是利用高山育苓得到的川芎繁殖材料 , 坝苓种是利用坝地育苓得到的川芎繁殖材料 。 高山育苓是川芎传统育苓方式 , 近年来因坝地育苓过程简单及成本较低 , 被种植户广泛采用 。

郭俊霞等 [4
研究表明 , 相较于坝苓种 , 山苓种在株高、分蘖数、地上和地下鲜重等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

1.1 育苓地选择与整地

高山育苓选择海拔 1 000~1 500 m 凉湿山区的砂壤土 。 坝地育苓也称就地育苓 , 指在 5 月川芎药材采挖时不进行采挖 , 待植株继续生长 , 7 月中下旬收获地上茎杆作为苓种 。

川芎育苓地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 。 栽种前清除杂草 , 浅耕耙细、整平 , 按厢宽 150~180 cm 、沟深 20~25 cm 、沟宽 25~30 cm 进行整理 , 要求厢面平直 , 四周挖排水沟 。

1.2 苓种培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