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引发的科学悬案,中国一千多年前已经掌握了金属“黑科技”?( 三 )


"multi_version":false铝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金属元素 , 从水壶到飞机都能找到它的存在 。 在教科书里明明白白写着 , 铝在1824年由丹麦人奥尔斯德第一次完成纯度极低的提炼 , 而三年后 , 德国人韦勒用金属钾从氯化铝中离析 , 才得到了质量较纯的铝 , 被公认铝的第二提炼发现人 。 \r\n近二百年来 , 对于铝元素的第一 , 第二提炼发明人 , 国内外一直没有争议 。 然而1952年 , 中国境内一次古墓发掘却险些颠覆这个“常识” , 让铝的诞生成为跨世纪的悬案 。 这又是怎么回事情呢?\r\n

\r\n在民间记载中 , 周处生活在公元250年左右的晋朝 ,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了 。 相传他年轻时性格鲁莽 , 勇猛过人 , 专以武力欺凌乡里 , 大家为了除这一害 , 怂恿他杀虎斩蛟 , 他除掉这两害之后 , 得知自己是第三害时 , 幡然醒悟最终建功立业 , 官至将军 , 成为中国人历来称许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 。 \r\n

\r\n中国人真的是铝的第一发现者吗\r\n怀着疑问 , 在1958年 , 根据南京博物院提供的小块残片 , 东北工学院金属治炼教研室认真研究 , 根据光谱分析、化学分析、金相显微等多项分析 , 却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 认为这块残片是以银为主要成分的合金 。 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结论完全相反 , 更加引起了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