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多元化行不通( 二 )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9月4日,华谊兄弟全资孙公司“华谊国际投资”转让GDC的90.5%股权,获得5500万美元的转让收入(约合人民币3.9亿元)。

而大股东资金压力也大,董事长王忠军在股权质押到期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质押。经过多轮质押,截至2019年9月20日,王忠军共持有公司股份6.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52%,累计被质押共计5.77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64%,质押率已超过90%。其中,2019年9月18日的质押用途为“个人融资需求,拟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等”

或许,王忠军的质押是用于上市公司的运营,以减轻华谊兄弟的资金压力?但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公司面临的资金缺口似乎越来越大。

不可思议的运营费用

导致华谊兄弟陷入困境的原因不仅仅是电影业务的低迷和投资实景娱乐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长期以来高额的营运费用。

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300251.SZ)的业务非常相近,但是两家公司的运营成本完全不同。

2012-2018年,光线传媒的收入为10.34亿元、9.04亿元、12.18亿元、15.23亿元、17.31亿元、18.43亿元、14.92亿元;净利润为3.1亿元、3.28亿元、3.52亿元、4.17亿元、7.4亿元、8.21亿元、13.66亿元;销售费用为1713万元、1179万元、1014万元、1303万元、6932万元、8244万元、300万元;管理费用为4951万元、5008万元、5383万元、8698万元、1.52亿元、1.75亿元、7885万元;研发费用只有2018年有986万元,其余年份均为零;财务费用为-1993万元、-1761万元、2169万元、2096万元、1252万元、3338万元、1789万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