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热的冷思考,如何走出会员制零售的中国式路径( 四 )

几年前到美国 , 有朋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 , 指定要代购一款钙片保健品 。 只是 , 这个钙片只能在Costco店里买 , 当时没买到 。 后来才知道 , 那是Costco自有品牌Kirkland的一款保健品 。

2年前的双11 , 经朋友推荐 , 我买了2罐坚果 , Kirkland混合坚果 , 来自Costco , 之后这个坚果就成了家里常备的零食 。

这几年 , 犀利君发现 , 身边有很多上海人对Costco都是有基础认知的 。

此外 , 互联网圈子里很多人都会提到Costco , 从小米雷军 , 到拼多多的黄峥 , Costco越来越在中国人眼里成为一个从模糊到清楚的“另类” 。

8月27日 , Costco在中国大陆地区首家门店正式迎客 , 成为一个燃爆点 , 疯狂的场面 , 全国刷屏 。 当然 , Costco上海落地证明了一点:在中国 , 它确实很红 。

不过 , 一向对扩张很谨慎的Costco能在中国红多久 , 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新零售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中 , 犀利君先打一个问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