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变"暖湿"了没?中科院:不可盲目乐观(12)

7. 总结与思考

尽管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期降水过程和植被改善,但是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西北大部分区域降水量远低于潜在蒸发量,部分区域甚至相差一个数量级,目前的降水增加并不能从质上改变这一区域干旱的状况,西北变“湿”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

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西北区域温度的增幅远超全球平均和东部区域,由此带来的潜在蒸发量增加巨大,在大部分区域远超降水增幅,导致这些区域干旱化更为严重。

天气与气候有着本质的差别,天气指的是短期的过程,而气候是较长时间的平均,因此某一两次的天气过程并不意味着长期趋势的扭转,需要多考察几年。

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坚持20年,生态得到显著的改善,应继续坚持。西北区域属于我国极端干旱区域,随着经济发展,水资源和生态压力将持续存在,不可盲目乐观。

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将是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魏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