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近 6 年,粉丝经济下“Owhat”的转型之路( 二 )

图1/2

杂志树调性,电商是本质

“我们最大的瓶颈其实是这个行业的瓶颈,粉丝产品不是独立的,需要行业内各方的配合,”谈及转型原因,丁洁对我说道:“但中国的偶像行业还太不成熟了,我们不想只是一味地在这个行业等下去,而是跨出去,先做出一些改变。”

一直以来,Owhat的用户都是粉丝群体,已经有超过5000家粉丝团入驻,月活达到200多万。但因为“集资风波”和一些政策限制,Owhat也意识到过于单一的用户群体和过于倾斜“应援”带来的风险。为此团队建立了严格的风控体系,不断降低应援项目比例,转型也迫在眉睫。

丁洁认为,追星是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一种典型的情绪消费,并且她们也乐意为此付费。CBNData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曾指出,90后尤其喜欢购买明星同款,其中女性贡献了3/4的消费。

而明星同款也成为了Owhat转型内容电商切入的角度之一,因为追逐明星的生活方式,不只是粉丝才会做的事。即使不是欧阳娜娜的粉丝,年轻的女生们也愿意去看看今天欧阳娜娜是如何搭配的。而现在用户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从微博上明星的各个粉丝站,相对分散(上下班图、机场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