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竞逐:谁将主导新科技时代?(14)

张智明留意到,比之于1984年50多人的琅玡寺会议,2018年的全国量子光学会议的参会人数达了700人以上。

今年8月,在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琅琊寺故地,中国物理学会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光学学术会议35周年纪念会,将郭光灿、吴令安等老海归和本土前辈科学家请去,特别安排献花环节,向他们当年推动量子光学发展致意。

量子竞逐:谁将主导新科技时代?

(35周年纪念会合影。左五为吴令安,左六为郭光灿,后排为照片提供者张智明)

队伍壮大的同时,国内量子科研的水平据称也大大提高。与会的张智明说,“在1984年前后,大家基本上是在国内发文章,能在国内的《物理学报》上发表文章都不容易。而现在在国际最高水平的《Nature》、《Science》上都有了中国学者的文章,在《Nature》子刊上发表的文章就更多了,变化非常大。”

五、就想做一些“卡脖子”工程

中国的量子科研在发力、在壮大,对量子科学先发国家实现相应赛道赶超,而这些国家也没有闲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