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的“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导读

说起“两弹一星”,人们脑海里先冒出来的,往往是包括核弹、导弹在内的“两弹”,以及相关故事。但有关“一星”,人们却知之甚少。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后,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一年后,联合国即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49年过去了,这颗卫星还在天上遨游,成为中国飞得最久的人造卫星。

近半个世纪前,那个刚建立政权不到21年的新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本期《中国有故事》,伴随着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带我们再次走进那场波澜壮阔的造“星”行动。

听到这首乐曲,你也许会脱口而出:《东方红》。

但你或许不知道,播放这首曲子的,是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的“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图1/2

1970年4月24日,正是它将同名乐曲带上太空,响彻寰宇,天外飞来的中国乐音,第一次传到了全世界。要知道,美国的第一颗卫星是个不会发声的“哑巴”,而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则只会简单地呼叫“滴滴嗒嗒”。东方红一号卫星,与核弹、导弹一起,被誉为“两弹一星”,这让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杆。刚刚建立政权不到21年的新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