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的“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二 )

这里是新中国最早的卫星厂房,东方红一号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一位国际友人曾经到此参观,却不相信眼前的一切,以为中国人没让他参观真正的卫星厂房——它实在是太破旧,太落后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造“星”行动。

这些奔跑的民兵,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当时无线电技术不成熟,任务通讯只能靠长途电话线,60万民兵出动保护电线杆。

于是有了影像里看到的:沿途每根电线杆下,都笔直站立着持枪战士和民兵。

“两弹一星”的“星”是怎么造出来的?

图2/2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卫星发射那天,全国将近六成的通信线路被调用。

卫星升空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齐刷刷抬头,睁大眼睛找寻这颗中国“星”。

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最先看到的,并非卫星,而是它的“围裙”——观测体。

推荐阅读